在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的當下,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焦點。為給“銀發群體”撐起堅實“安全傘”,連日來,海原縣消防救援大隊創新工作模式,通過隱患排查、宣教培訓、應急演練等組合拳,靶向破解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難題,筑牢安全防線。
部門聯動,壓實安全責任“鏈條”。“養老機構人員行動不便,消防安全管理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海原縣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表示。近日,大隊主動聯合民政部門,依托日常監管數據,對轄區養老機構開展“會診式”調研。針對這些“癥結”,兩部門聯合制定分階段排查整治方案,明確各方職責。通過定期開展聯合檢查,對養老機構消防設施、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全面“體檢”;組織專項培訓,從制度建設、設施維護到人員管理,全方位壓實機構主體責任,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。
創新模式,精準“掃除”安全隱患。“消火栓水壓不足、部分線路存在私拉亂接現象……”在對某養老機構的檢查中,消防監督員列出詳細隱患清單。海原縣消防救援大隊采取“檢查 + 指導”的工作模式,不僅對消防設施、疏散通道等進行“地毯式”排查,還現場指導工作人員整改隱患。
“我們手把手教工作人員如何檢查電氣線路、維護消防設施,幫助他們掌握自查自糾方法。”消防監督員介紹,通過這種方式,既消除了現存隱患,又提升了機構自主管理能力,實現消防安全管理的“標本兼治”。
多維宣教,提升全員防范意識。“發生火災時,要彎腰捂鼻,沿著疏散指示標志逃生……”在養老中心,消防宣傳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為老人和工作人員講解消防安全知識。為增強宣教效果,消防救援大隊組建專業宣傳隊,深入各養老機構開展培訓。
培訓中,宣傳員通過案例分析、現場演示等方式,詳細講解火災逃生技巧、消防器材使用方法,并重點強調日常用電安全、保持消防通道暢通的重要性,此外,還組織工作人員開展“一懂三會”專項培訓,幫助完善滅火應急疏散預案,確保工作人員面對火情時“拉得出、用得上”。
防消聯勤,增強應急處置能力。消防救援部門結合養老機構建筑結構和人員特點,深入指導微型消防站開展夜間疏散、輪椅轉移等針對性的實戰演練活動,現場示范滅火器、防煙面罩、逃生緩降器等器材使用方法,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快速準確地運用。同時,組織開展實景化滅火逃生疏散演練,進一步幫助完善養老院內部應急預案,提升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和老人的自救互救意識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持續深化‘排查整治 + 宣教培訓 + 長效監管’三位一體工作模式,推動消防安全管理從‘被動應對’向‘主動預防’轉變,全力守護老年人的生命財產安全。”海原縣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表示。